根據《關于加快推進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的實施意見》聯防聯控機制綜發﹝2020﹞181號的文件要求,各地及縣域內的核酸檢測實驗室已經陸續建成,并逐步投入使用,那么具有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能力的實驗室的安全要求是否真正符合生物安全要求,中華預防醫學會衛生工程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微生物學會 生物安全專委會副主任委員江蘇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所長謝景欣教授在新冠肺炎相關標準宣貫會上,依據相關的標準規范及其他一系列的衛生行標,重點依據GB19489-2008,對標準以問答的形式進行深入的解讀和分享,筆者對其內容整理回憶,以便大家參考。
問1:PCR實驗室設計的核心控制目標
1. 控制病原污染:保證生物安全,防止病原污染操作人員和環境
2. 控制核酸污染:保證實驗質量,防止核酸污染試劑、樣本、操作過程
問2:實驗室需要幾個功能區?
傳統PCR分為四區:試劑準備區、樣本制備區、核酸擴增區、產物分析區
本次新冠:
使用RT-PCR需三個區:試劑準備區、樣本制備區、擴增分析區
使用一體機,需要二個區:試劑準備區、提取擴增分析區
問3:實驗室各個區必須相鄰布置嗎?
不 是 實驗室可分為兩種形式:
分散布置形式——各個區不相鄰
集中布置形式——各個區相鄰
分散形式:各個實驗室用房彼此相距較遠,呈分散布置形式;各個實驗室之間不易產生交叉污染;簡化復雜的“特殊”的條件要求。
問4:必須設置樣本接收室嗎?
不是 可直接進入樣本制備間
若在樣本接收室進行滅活等操作,診室應為BSL-2(在生物安全柜中打開樣本包裝盒,對采樣管等進行表面消毒,而后拿出進行滅活)
問5:一定要設緩沖間嗎?
是 緩沖間是阻隔空氣交換的首要措施。
集中式,一定需要PCR專用走廊?
不,首先設置緩沖間,所謂PCR走廊并無多少積極作用。面積不足時,不設走廊。
關于PCR專用走廊作用:主要是將實驗室與其他區域分開,而這種分開并無實質性意義,在控制交叉污染方面,并無多少積極作用。相反,更易導致交叉污染,應優先設置緩沖間。若設走廊,可作共用前室,存放備用物品,放置更衣柜,以更換清潔工作衣帽,不可在工作區儲存備用物品。
問6:PCR走廊必須前后兩個出口嗎?
不是,臨檢導則:進入各工作區域應當嚴格按照單方向進行,即:試劑儲存和準備區→標本制備區→核酸擴增區→產物分析區 ,上述核心指單向工作流程而非人員“一去不復返”
注意:上述單項工作流程?指同一批人“串聯工作”
實際工作中?時常,不同人員同時在不同區域,“并聯工作”,因此,說不上“按單一方向進行”
走廊乃清潔區-因此,所謂的“PCR走廊”并非需設前后兩個出口-更何況完全可以不要這條走廊。
問7:實驗室必須設污物走廊?潔污分流?
不是 實驗室生物安全的本質:不允許污染外泄,廢棄物可安全打包,必要時表面消毒,安全運送出來滅活。也可原地消毒----即無“污物”,則不需污物走廊
難道設了污物走廊就可以讓走廊被污染嗎?可以肆無忌憚?皆不可以!
設置污物走廊(帶來問題)1.擠占面積2.實驗室結構復雜化(多開口,多通道)3.實驗室操作復雜化(管理體系更復雜)……諸多問題
問8:必須設置傳遞窗嗎?
不是 根據需要設置,適于難于隨身攜帶時
不需要“潔污分流”
分散式:各區之間無傳遞窗可言
集中式:需要特別注意:樣本制備間與核酸擴增之間,易有交叉污染,--是否設置,需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評估
其他毗鄰工作區:相互之間,空氣交換并不影響實驗結果---為了方便,宜設置
問9:是否一定要用B2型生物安全柜?
不是 無論是A2還是B2均符合生物安全要求。
A2與 B2有好壞之分嗎?
沒有 生物安全防護性能是“相同”的,均符合要求,無“高低貴賤”之分。
適用性不同
BSC-II-B1/B2型-適用于散發有毒有害氣體的實驗活動
BSC-II-A1/A2型-適用于不散發有毒有害氣體的實驗活動
選擇BSC-II- B2,需注意:
負壓實驗室設計,選用B2生物安全柜,需要特別當心,易出現問題。B2排風量很大,啟動,停止,實驗室壓力急劇變化。謹慎選用:排風翻N倍多,啟停過程壓力波動很大,控制難度很大,甚至運行失控,失敗,需格外謹慎。
問10:實驗室(含緩沖間)必須設置洗手池嗎?
不是 樣本制備間:是BSL-2/3實驗室 GB19489-2008如果實驗室不具備供水條件,則應設非手動手消毒滅菌裝置
可以設洗手池的前提是-應有下水消毒滅菌措施,(活毒廢水滅活設施),不得將污染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