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察機關為什么要建設
快速檢測實驗室和公益訴訟巡回工作站呢?
隨著國家監察體制改革及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制度的正式確立,技術工作重心向服務四大檢察轉變,特別是向公益訴訟檢察傾斜。傳統技術工作的檢驗鑒定門類已難以滿足公益訴訟的需求,生態環境類快速檢測成為公益訴訟成案不可缺少的環節
公益訴訟快速檢測實驗室,基于客觀、公正、科學、規范的工作方針進行快檢工作,目前能夠開展的項目有水質污染檢測,包括水溫、PH值、溶解氧、重金屬、氨氮、總磷、COD等;噪聲檢測;土壤、固廢重金屬檢測;食品安全檢測;空氣中的甲醛、可揮發有機物檢測等;保健品的檢測。
公益訴訟巡回工作站
便捷采樣?
快速檢測?
這個功能齊全的“移動”工作站都能辦到!
公益訴訟巡回工作站是在分析研對生態環境類、食品安全類公益訴訟案件線索特的基礎上逐步探索建立的, 回工作站以具有較強地形適應能力的皮卡車為載體,配備了五大類(空氣、流體、食藥、土壤、噪音)快速檢測設備以及無人機、采樣器材、樣品保管箱等設備,以移動便捷、功能齊全的特性為公益訴訟訴前工作提供技術服務。
日常工作中,技術人員運用巡回工作站結合常態分區主動巡查與目標線索精準排查兩種模式開展工作。在接到環境污染類案件的舉報等線索時,快速反應,迅速前往現場,并在現場及時檢測得出結果,協助檢察官們解決取證的問題。
快檢環境地圖
用什么樣的載體來記錄巡回工作站的工作狀態和工作數據?
依據什么為巡回工作站的回頭看、常態化巡查提供參考和指引?
地圖記錄的信息分為四塊:第一是案件基本信息,它包括檢測門類、時間、地點,承辦部門、聯系人、樣品處理方式、檢測人、檢測結果和樣品編號等。第二是公益訴訟部門根據檢測結果對線索進行后續處置的結果。第三是檢測工作中用到的檢測標準和該線索摘要情況。第四是工作過程中形成的一系列文書,如委托受理登記表、快速檢驗工作單和工作實景照片等。